
《伤寒明理论》是宋金时期著名的医学家 成无己 所著。该书简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症候的病状和病理,并选《伤寒论》常用方20首, 分析其主治,着重强调方药配伍的关系。解放后有排印本。
内容简介
该书卷一至卷三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。
使习医之流,读其论而知其理,识其证而别其病,胸中了然而无惑
本书严器之序
卷四专论方药,选《伤寒论》常用方20首,强调配伍制使的关系,并以经典医著结合个人体会加以分析。本书为学习《伤寒论》的补充读物。现存宋、明、清十多种刻本、及《古今医统正脉》、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。
成无己是宋金时期著名的医学家,其秉承家技,而又精勤不倦,对古典医籍有深入研究。毕生钻研仲景大论,苦心孤诣,博极研精,深造自得,为弘扬仲景学术作出了重要贡献。成无己首开全面系统注释研究伤寒之先河,其以经解论,以论证经的研究方法为后世医家所推崇采用。其《伤寒明理论》对伤寒症状及经方方论立专篇进行论述,为伤寒症状学及方论研究之肇源。成无己对《伤寒论》的注解研究,使大论方证得到理论上的阐释,其理法方药的规律性得以彰显。成无己承前启后,把伤寒学术研究引向深入,为后世伤寒学派形成起到了重要推毂作用。成无己很好地继承了张仲景学术思想,并对仲景学术有所发展。其学术思想内涵丰富,其治学方法及坚持不懈、老而弥坚的治学精神尤其值得今之学者借鉴1。
上述内容由百度百科摘录而成 ,感兴趣者可阅读百度百科原文。
张辉博士新排版(河图中医网站)
本网所有者张辉博士将原书四卷内容分成两部分:伤寒五十症与二十方。为了最大限度方便阅读,亦将每篇按内容再细分段落,并附脚注。
第一章:伤寒五十症
1-10 | 11-20 | 21-30 | 31-40 | 41-50 |
发热 | 头痛 | 懊憹 | 战栗 | 郁冒 |
恶寒 | 项强 | 舌上苔 | 四逆 | 动气 |
恶风 | 头眩 | 衄血 | 厥 | 自利 |
寒热 | 胸胁满 | 哕 | 郑声 | 筋惕肉瞤 |
潮热 | 心下满 | 咳 | 谵语 | 热入血室 |
自汗 | 腹满 | 喘 | 短气 | 发黄 |
盗汗 | 少腹满 | 呕吐 | 摇头 | 发狂 |
头汗 | 烦热 | 悸 | 瘈疭 | 霍乱 |
手足汗 | 虚烦 | 渴 | 不仁 | 蓄血 |
无汗 | 烦躁 | 振 | 直视 | 劳复 |
第二章:伤寒用药法及二十方
1.伤寒用药法
2.伤寒20方
脚注- 薛军承.成无己伤寒学术思想研究.湖北:湖北中医药大学,2017[↩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