厚朴药材图鉴

厚朴的功效

  厚朴(Magnoliae Officinalis Cortex)味苦辛,性温。治胃气上逆,恶心呕哕,胃气郁结胀满疼痛,为温中下气之要药。为其性温味又兼 辛,其力不但下行,又能上升外达,故《神农本草经》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。

文献中关于厚朴的记载

  1. 《神农本草经》:味苦温。主中风,伤寒,头痛寒热,惊悸气,血痹,死肌,去三虫。
  2. 《本草备要》:泻,下气,散满。苦降能泻实满,辛温能散湿满(王好古曰∶《别录》言厚朴温中益气,消痰下气。果泄气乎?益气乎?益与枳实、大黄同用,则泻实满,所谓消痰下气是也;与橘皮、苍术同用,则除湿满,所谓温中益气是也。与解利药同用,则治伤寒头痛;与泻利药同用,则浓肠胃。大抵味苦性温,用苦则泻,用温则补也。同大黄、枳实,即承气汤。同橘皮、苍术,即平胃散。按∶胀满症多不同,清、补贵得其宜。气虚宜补气,血虚宜补血,食积宜消导,瘀滞宜行痰,挟热宜清热,湿盛宜利湿,寒郁者散寒,怒郁者行气,蓄血者消瘀,不宜专用行散药。

张锡纯详论厚朴

  《金匮要略》厚朴麻黄汤,用治咳而 脉浮。与橘、夏并用,善除湿满;与姜、术并用,善开寒痰凝结;与硝、黄并用,善通大便燥结;与乌药并用, 善治小便因寒白浊。味之辛者属金,又能入肺以治外感咳逆;且金能制木,又能入肝、平肝木之横恣以愈胁下 掀疼;其色紫而含有油质,故兼入血分,甄权 谓其破宿血,古方治月闭亦有单用之者。
  诸家多谓其误服能脱元 ,独 叶香岩 谓“多用则破气,少用则通阳”,诚为确当之论。

厚朴病案

案一:短气

  一少妇因服寒凉开胃之药太过,致胃阳伤损,饮食不化,寒痰瘀于上焦,常常短气,治以 苓桂术甘汤 加干姜四钱、厚朴二钱,嘱其服后若不觉温暖,可徐徐将干姜加重。后数月见其家人,言干姜加至一两二 钱、厚朴加至八钱,病始脱然。问何以并将厚朴加重?谓:“初但将干姜加重则服之觉闷,后将厚朴渐加重至八钱始服之不觉闷,而寒痰亦从此开豁矣。” 
  由是观之,元素谓∶寒胀之病,于大热药中兼用厚朴,为结者散之之神药,诚不误也。

案二:腹胀

  愚二十余岁时,于仲秋之月,每至申、酉时腹中作胀,后于将作胀时,但嚼服厚朴六七分许,如此两日, 胀遂不作。服厚朴辛以散之,温以通之,且能升降其气化是以愈耳。
  愚治冲气上冲,并挟痰涎上逆之证,皆重用龙骨、牡蛎、半夏、赭石诸药以降之、镇之、敛之,而必少厚朴以宣通之,则冲气痰涎下降,而中气仍然升降自若无滞碍。

参考文献

1.河北新医大学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修订小组. 张锡纯:医学衷中参西录.河北人民出版社,1974.
2.维基百科

共享方式

  该文章内容在知识共享 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3.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,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。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,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:http://heyttu.cn
  请注意: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,违者自动屏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