衄血1的定义
伤寒衄者,何以明之?鼻中血出者是也。
衄血之病机
杂病衄者,责热在里。伤寒衄者,责热在表。何以言之?病源2曰,心主血,肝藏血,肺主气,开窍于鼻,血得热则散。随气上从鼻中出,则为衄。是杂病者,责在里热也。
衄血证治
经曰,伤寒脉浮紧不发汗,因致衄者,宜麻黄汤。伤寒不大便六七日,头痛有热者,与小承气汤。其小便清者,知不在里,仍在表也,当须发汗。若头痛者必衄,宜桂枝汤。以此观之,是伤寒衄者,责其表热也。
千金翼曰,吐血有三种,一曰肺疽,二曰伤胃,三曰内衄。既吐血家谓之内衄,则其鼻中出血者,可谓之外衄,是经络之血妄行也。经络热盛,阳气臃重,迫血妄行,出于鼻则为衄。
经曰,其人发烦目瞑,剧者必衄,衄乃解3。所以然者,阳气重故也。又曰,阳盛则欲衄,阴虚小便难,言衄为经中阳盛也。凡伤寒脉浮,鼻中燥口燥,但欲漱水,不欲咽者,是欲衄也。经曰,阳明病口干鼻燥,能食者则衄4。又有不应发汗而强发汗,因致衄者5。经曰,少阴病但厥无汗,而强发之,必动其血,未知从何道出,或从口鼻。或从目出,是名下厥上竭,为难治是也。衄家难为邪热在经,而又不可发汗。经曰,衄家不可发汗,发汗则额上陷,脉急紧,直视不能 ,不得眠。前云 桂枝汤 、麻黄汤 治衄者,非治衄也,即是发散经中邪气耳,若邪气不得发散,壅盛于经,逼迫于血,则因致衄也。即非桂枝、麻黄汤 专治衄也。太阳病脉浮紧,发热身无汗,自衄者愈。是经中之邪,随血而散则解矣。故知衄者,不待 桂枝汤 、麻黄汤 发散之也。
衄血逆证
衄者若但头汗出,身无汗,及汗出不至足者死。又皆以为不治之疾。临病之际,审而治之,则不失矣。
张按
该文系统论述衄血的定义,鉴别诊断,以及治疗原则!
脚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