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解
青龙东方甲乙木神也,应春而主肝,专发主之令,为敷荣之主。万物出甲开甲,则有两歧,肝有两叶,以应木叶,所以谓之青龙者,以发散荣卫两伤之邪,是应肝木之体耳。
药物
麻黄(君六两去节) 桂枝(臣二两去皮) 甘草(佐一两炙) 杏仁(佐四十枚去皮尖) 生姜(佐三两切) 大枣(佐十枚擘) 石膏(使如鸡子大碎)
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,减二升,去上沫。内诸药,煮取三升,去渣。温服一升。取微似汗,汗出多者,温粉1止之。一服汗者,停后服,若复服,汗多亡阳,遂虚(一作逆)恶风,烦躁不得眠也。
方解
桂枝汤 主中风,麻黄汤 主伤寒,二者发散之纯者也。及乎大青龙汤则不然。虽为发汗之剂,而所主又不一,必也中风脉浮紧,为中风见寒脉,是风寒两伤也2。伤寒脉浮缓,为伤寒见风脉,是风寒两伤也。风兼寒,寒兼风,乃大青龙汤专主之也。见兹脉证,虽欲与桂枝汤解肌以祛风,而不能已其寒,则病不去。或欲以麻黄汤发汗以散寒,而不能去其风,则病仍在。兹仲景所以特处大青龙汤以两解之。
麻黄味甘温,桂枝味辛热,寒则伤荣,必以甘缓之。风则伤卫,必以辛散之。此风寒两伤,荣卫俱病,故以甘辛相合,而为发散之剂。表虚肤缓者,则以桂枝为主,此以表实腠理密,则以麻黄为主。是先麻黄后桂枝。兹麻黄为君,桂枝为臣也。甘草味甘平,杏仁味甘苦,苦甘为助,佐麻黄以发表。大枣味甘温,生姜味辛,温辛甘相合,佐桂枝以解肌。石膏味甘辛微寒,风阳邪也,寒阴邪也,风则伤阳,寒则伤阴,荣卫阴阳,为风寒两伤,则非轻剂所能独散也,必须轻重之剂以同散之,乃得阴阳之邪俱已。荣卫之气俱和,是以石膏为使,石膏为重剂,而又专达肌表者也。
大青龙汤,发汗之重剂也,非桂枝汤之所同。用之稍过则又有亡阳之失。经曰,若脉微弱,汗出恶风者,不可服,服之则厥逆,筋惕肉 ,此为逆也。又曰,一服汗者停后服,若复服,汗多亡阳,遂虚恶风,烦躁不得眠也。即此观之,剂之轻重可见矣。其用汤者,宜详审之!
共享方式
该文章内容在知识共享 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3.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,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。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,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:http://heyttu.cn。请注意: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,违者自动屏蔽。
脚注